发布时间:2020-08-02
大医精诚 薪火相传
短短两天时间,80多岁高龄的王凤仪教授已经看诊了200多名股骨头坏死患者,他坚持为众多骨病患者的健康,奔赴在临床第一线,淡薄宁静无怨无悔,用真心,爱心,同情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 王凤仪教授师承马在山,马氏中医治
短短两天时间,80多岁高龄的王凤仪教授已经看诊了200多名股骨头坏死患者,他坚持为众多骨病患者的健康,奔赴在临床第一线,淡薄宁静无怨无悔,用真心,爱心,同情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
王凤仪教授师承马在山,马氏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第六代传人、国家股骨头坏死专科学术带头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业务院长、教授、曾获北京市二等科技进步成果奖;参与编著了《马氏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是在他自己眼里,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在骨科领域的六十多年时间里,他对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孜孜求索,对医德坚守不移,对患者尽心尽力,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好评。
医术精湛,60余载孜孜不倦
众所周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难度大,而且致残率极高。我院有一位住院患者,在正值壮年时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工作也被单位辞退,使本来不富裕的家境更雪上加霜,辗转多家医院都不见好转。听闻河南亚太骨病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口碑非常不错,特意慕名前来就诊,正好住院期间碰到王凤仪教授莅临亚太坐诊,王教授了解病情后立即对其制定了周密细致的诊疗方案和中西医相结合理疗安排。让这位住院患者感动不已,他说:“感激亚太医院给的这次专家就诊机会,让我不用长途跋涉,在自家门口就能接受北京教授的诊疗!王教授不止医术精湛,更是待病人如亲人!”
医者仁心,为患者不辞辛劳
医生是个“高风险”职业,有的医院和医生,在遇到情况严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时,会拒绝收治。但王教授经常说:“别的医院不敢做,我做!别的医生不敢收,我收!”这句话不仅仅得益于他精湛的专业治疗股骨头坏死技术,更因为他对病人有一颗仁爱之心。
“选择做一名骨科中医医生并坚持走下来,并不是因为可以获得了多大成就,最开心的是看到患者的股骨头能正常转动了,双腿能自如行走了病痛消除了,内心总会感到莫大的自豪与欣慰。”王教授如是说。
国医名师,薪火相传
王凤仪教授逐步完善了当年马在山老先生没有完成的遗愿。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施治,这对于保守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更具有其针对性,并承担着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的科研项目。年事已高的王教授为了能更好的发扬传承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精髓,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中医骨科人才,于2017年正式将河南亚太骨病医院院长、全国中青年骨病学科带头人王瑞收入麾下,正式确认为师徒关系,成为马在山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第七代传承人,同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名老中医马氏学术继承人,并寄予厚望,希冀马氏骨科学术在新生力量王瑞带领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近年来,王瑞不负重托,在河南亚太骨病医院成立“北京国家级名老中医马在山学术经验传承基地——河南亚太骨坏死临床研究中心”。与导师王凤仪教授一道潜心研究,把马在山在股骨头治疗领域的精华,发挥到了极致,研创出亚太中医保守综合疗法——“保头不换头”,在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进行分型施治,促进死骨吸收、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新骨生长、修复坏死骨质,疗效显著。
天南地北,寒暑往复,王凤仪教授与王瑞院长一直都在骨科的前沿奋斗着,这种“大医精诚 薪火相传”的情怀与坚守,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