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讲好亚太故事之创新篇:国家专利技术——中华新九针疗法
来源:河南亚太骨病医院 联系电话:[0371-60109120]
在“帝王世纪”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的记载。随着岁月的更迭,石针渐渐演变为“古九针”。在春秋战国的《灵枢•九针十二原》

在“帝王世纪”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的记载。随着岁月的更迭,石针渐渐演变为“古九针”。在春秋战国的《灵枢•九针十二原》、元代的《针灸摘英集》、明代的《针灸素难要旨》、清代的《医宗金鉴》、民国的《针灸传真》中,都记载了“古九针”的形制,似针似刀,各有所为,各有所施。古代九针,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不仅具有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的作用,还多用于外科的割痛、放血、破脓等,为当时的医疗外科器械。先贤们源于对生命的信仰,创出“九针刀疗法”将“古九针”相连贯通,匡济苍生,代代相传。

著名骨科专家、全国骨病学术委员会主席、河南省亚太骨病研究院附属河南亚太骨病医院院长王瑞教授,苦心钻研《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中医巨著,遵循中医的经络、痹症学说,结合现代无菌性炎症、软组织松解术、经皮手术等原理,在传承“古九针”的基石上,研究、改进,发明了“中华新九针”,2021年荣获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号:ZL 2021 3 0578092.2)。

“中华新九针”的种类:剑形针、箭头形针、大尖刃形针、小尖刃形针、圆头针、三刃形针、直钩针、弧形针、平刃针,既保留了原有古九针的治疗特色,又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实践进行了革新,在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松解粘连、解除卡压、解除痉挛、恢复平衡、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等方面功能增强,成效显著。

“中华新九针疗法”的理论:以经筋学说为原理,以现代解剖学为支撑,参考和借鉴中西医外科微创手术技术,而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其本质根据经络学说的强通疗法原理,应用中华新九针进行穴位松解术,松解痉挛软组织,可达到舒筋活络,经脉通畅的目的,使气血正常运行,邪痹即除。

“中华新九针疗法”的实践:九针有灵,针到病除。对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各种腱鞘炎、肌肉筋膜炎、各种滑囊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神经痛、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王瑞教授以“中华新九针疗法”中的切割法、钩割法、剥离法、穿刺法、捻转法、拔骨法,激活、调动、调整机体的抗病能力,深入到病变部位,使积聚的能量得以释放而妙手回春。实现了零手术损伤,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华新九针疗法”的成果:具有无痛、微创、绿色、安全等特点。轻者一到两次,重者三到四次,便可治愈。已累计治愈6万余例患者。